嗨,各位历史迷们!今天咱聊聊历史上超有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,就说荆轲带去的那张地图,里头藏着匕首的褶皱,那细节里的杀机,您细品过没?
战国末年,秦国那是一路 “狂飙”,势力越来越大,眼瞅着就要把其他国家都给 “收拾” 了。燕国太子丹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想来想去,决定使出一招险棋 —— 派荆轲去刺杀秦王。这事儿可太关键了,关乎燕国的生死存亡呢。
要想接近秦王,得有能让他信任的东西。荆轲琢磨出了两件 “宝贝”,一是秦王重金悬赏的叛将樊于期的人头,二是燕国肥沃的督亢之地的地图。太子丹不忍心伤害樊于期,可荆轲私下找到樊于期,一番推心置腹,樊于期为了报仇,含泪自杀,把人头献给了荆轲。而地图呢,虽说现成,但为了藏好杀机,也得精心准备。
荆轲专门找了把赵国著名的徐夫人匕首,这匕首锋利无比,还在刀尖淬了毒,做了个 “毒匕首”,只要见血,人立马就没救了。接着,他把匕首巧妙地藏进了地图的褶皱里。想象一下,那张地图平平展展的,谁能想到里头藏着要人性命的玩意儿呢?
到了出发那天,太子丹和知道刺秦计划的宾客,都穿着白衣白帽,在易水河边摆下宴席为荆轲送行。大家心里都清楚,这一去,不管成不成,荆轲怕是都回不来了。荆轲呢,喝了践行酒,头也不回地上了车,那场面,悲壮得让人忍不住鼻子发酸。
终于到了秦国,秦王听说燕国使者带着重礼来,可高兴坏了,立马召集群臣,用最隆重的仪式接见荆轲。荆轲捧着装有樊于期人头的盒子,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,一步步走进王宫。结果,秦舞阳这小伙子,一看到宫殿里戒备森严的样子,吓得脸色苍白,浑身直发抖。好在荆轲反应快,笑着跟秦王解释,说这是乡野小国来的人,没见过大世面,见了大王的威风才吓成这样。
秦王没太在意,就让荆轲把地图拿上来。荆轲不慌不忙,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,慢慢走到秦王跟前,把地图一点点展开。随着地图的展开,秦王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,压根没注意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。当地图完全打开,那藏在褶皱里的匕首,寒光一闪,露了出来。说时迟那时快,荆轲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,右手抄起匕首,就朝着秦王刺过去。这一下可太突然了,秦王吓得 “噌” 地一下跳起来,使劲一挣,把衣袖都扯断了,然后撒腿就跑。荆轲哪肯放过,拿着匕首在后面紧追不舍。
这时候,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都吓傻了,因为朝廷规矩,大臣们上殿不许带武器,殿下的卫士没国君命令又不能进殿,所以大家只能干着急没办法。秦王慌慌张张地绕着柱子跑,想拔剑自卫,可佩剑太长,加上心里紧张,怎么都拔不出来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有个大臣大喊:“大王,把剑背在身后拔!” 秦王这才反应过来,赶紧把剑背到身后,成功拔出剑,转身就砍向荆轲,一下砍断了他的左腿。荆轲倒在地上,忍着剧痛,把匕首朝着秦王扔过去,可惜没击中,匕首打在铜柱上,迸出火星。最后,秦王又砍了荆轲几剑,荆轲身负重伤,知道事情失败了,靠着柱子大骂,说没刺死秦王,是想活捉他,让他退还各国土地,好给太子丹一个交代。
这场惊心动魄的刺杀,就因为地图里那藏着匕首的褶皱,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荆轲明知此去九死一生,却依然挺身而出,他这份勇气和担当,让人敬佩。虽说刺秦最终失败了,但这个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,供后人不断回味。
各位朋友,如果您觉得这故事有意思,就动动您的发财小手,点赞关注吧,愿您往后的日子财运亨通,好运连连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